車站 在這世紀中,可看出你區域競爭力在哪?---
我走了一圈光明路至自治街、過地下道後轉東新街,站內洗手間--上電梯感應了票
這是任何人每天通勤最基本的路徑,你可能不會跟我走過地下道再進入車站...
我是特意的---
七堵車站也重啟了近十年(2013...),但似乎無老車站那種生命力與競爭力。
21世紀觀點
欲十年的車站,水泥候車地板崩裂,廁所物件崩壞,一些該明確顯示的標示圖模糊,手機充電處脫落停用...
這或許有些地方的車站也是如此吧?外觀呢?若不指損毀部分--前瞻性的加強,和周遭的清潔,說穿了很多人就是將這代表郊區的一處小地方而已,要看也是一個地方的建築,吃一下部落客介紹的食物後,剩下的是什麼?
地方自觀的前景目標要假設與架設預設在哪?也非單一個標的和單位可以將它釋放提升,然至少有個讓人耳目一新的驚異創新感...
再者,怪“事”仍少不了昔日的改善見解方案--
如昔日一樣,十年前的建言跟如今相差不大:
地下道的潔淨以外,標示、區域和景觀告示板;其二,世紀樞紐似乎完全不見保養--也似乎跟經費有關;先前那個輸送梯已經花費不貲,有些內部共用設施其實有打掃衛生就了不起是如此..去年小七搬遷隔壁後,意象的鐵道海報也一併消失“我應該找7姐聊一下”~如此很多地方與宣傳素材也沒了,很多人問我這裡怎麼玩如何走..那是一種生活對話,然而你做的越明確,和“連結在地”---這主觀剛在腦子瞬間浮出瑪陵的休閒農場與經典景點,文良農場的晨曦,泰安瀑布羌仔寮山的360度瞭望空拍,幾個快閃記憶體般的牌坊、 工寮、河堤吊橋、美食街夜景的人潮,古味潮品...
一個印象影片的演示..
而這只是一小部分的形式而已...
也許車站是公部門的,搞東搞西又不是康樂部;但盈利以外的對外傳銷和給予的印象,相信時常在外縣市國外奔走的應該看的蠻多的...
還要再說麽?
車站未改建時,我對藍圖的增設就認為必加入的形式~外牆螢幕!靠近車站左側,它的裝設概念是什麼?廣告以外,區域商業和精緻市區觀光傳送,要做一個地標性的運輸車站,這應該算是基本演繹法吧
到了他縣市,走了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