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

七堵家傳老闆父親過世 七堵超X檔案20181101

七堵三明治老闆的父親過世
【仍繼續服務哦】
昔日,他們是在崇禮街如今小象開丹頂理髮店,記得還三天打折,讓人津津樂道,
後搬遷至三分局旁,民國80年末現今老闆去家傳三明治研學,加盟,因研學有成,並顧及自己商品商譽,堅持每日更換油品與食材嚴選,初在剛開拓的美食街右側(昔日金成打金店-後搬遷轉售服飾~爾後再續)初販售口味即受在地人肯定,老闆娘與老闆和藹可親,十餘年前某怪曾拍攝在此販售的寫真。
其父負責幫忙滷蛋與前置作業,時常見到一早不懈的運作

人云:家庭和樂,夫妻同心,其力斷金,品質與信用維持,口耳相傳,延續質感,乃經營不二法門矣

盼  好走

七堵超X檔案  kiou 2018 11/1

2018年6月23日 星期六

七堵福基煤礦工寮 可再造麼?

心有點沉
看到如廢墟一般的寮房
有人努力保存 駐留
有人紀錄

有人炒作

有要處理
就動一下
一下就好


這位
是誰呢?

不管是誰
大家一起關心這七堵地方唯一的活歷史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310751798974541/

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

〈北部〉發掘在地文史 瑪西礦村重生

北部〉發掘在地文史 瑪西礦村重生
2015.02.10
自由時報記者林欣漢/專題報導
春節連續假期,是釋放一年來辛勤工作壓力的好時機,基隆七堵區瑪西里近年來居民凝聚共識下參與農村再生計畫,致力發展無毒農業,並找回往昔礦村特色,吸引許多遊客慕名造訪,悠閒體驗農村生活,擺脫都市塵囂。
瑪西里巡守隊員陳兩成說,瑪西在日治時期是產煤重鎮,有日德、福海等煤礦,當時七堵人口僅七百人,瑪陵就有一千八百餘人,興盛一時,「來到阿班嶺,無想厝母囝」的諺語不脛而走。後來,因礦藏枯竭採煤產業凋弊,卅年前日德煤礦停止開採後,青壯人口因缺乏工作機會,大量外流到外地就業,讓瑪西變成嚴重邊陲化的小農村。
陳兩成與瑪西里長林飛龍、耆老陳木煌等有志之士決定採取行動,開始參加水保局的農村再生計畫培根課程,重新認識地方上的文史,找回瑪西特色。
陳兩成說,瑪西的主要道路大華三街早年曾被稱做仙洞街,因當地坐擁自然生態景觀,獨立純淨的主要灌溉水源瑪陵坑溪,非常適合無毒農業的栽培,包括綠竹筍、山藥等,加上純樸農村的生活和人文,為發展休閒農業奠定深厚基礎。

林飛龍說,近年來瑪西里在水保局輔導下,逐步往農村再生的方向發展,居民成立瑪西社區發展協會,還原早年的輕便車軌道、礦車,居民也自發性地除草、整理環境,去年十一月把逾一甲子歷史、被雜草樹木掩蓋的焦炭窯「重見天日」,這個焦炭窯有二十四個窯洞,相當特殊,令遊客大為驚艷。
瑪西派出所旁的舊翠谷橋,可能是基隆唯一僅剩的糯米橋,歷經象神、納莉等強颱,橋墩仍堅實屹立不搖,建造至今應有近百年歷史,可惜在地耆老相繼逝世,糯米橋的成分比例、做法已難考究。

王姓民眾在網路上看到糯米橋的影片,特地前往欣賞,他說,基隆有很多超過百年歷史的建物,值得人們一一探尋品味,但都沒有相關文史建檔資料,市府應盡快清查建檔,讓市民更了解家鄉歷史文化。
文化局長彭俊亨說,市府會邀集文資專家學者會勘,即使耆老不在,也能從文獻、採集樣本等途徑補強事證,再召開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,若指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,將依文資法規定輔導,協助保存修護。
陳兩成說,過去瑪陵坑溪清澈見底,「鐵絲隨便一勾就有魚蝦上鉤」,但因礦業發達遭到污染,本土魚種幾近滅絕,自民國九十二年起實施封溪護漁,現在成果備受好評,不但隨處可見成群小魚,偶爾還有螃蟹現蹤。
他說,現在里民已開始感受到農村再生的具體成果,大家發揮創意開發在地特色佳餚,並結合瑪西豐富的休閒遊憩資源,提供農村DIY體驗活動,未來會加強櫻花、桐花、日德舊礦坑等步道串連及綠美化,重現瑪西早年風華,也歡迎遊客來體驗瑪西的轉變。

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

七堵福基工寮老照片募集!!20180320

七堵福基工寮老照片募集!!

曾經居住東新街 大埤 工寮
法巖寺等 欲四十年以上的寫真生活照

或七堵各煤礦的文物文獻影本造冊老照片

在近期幾月內會舉辦工寮與區域人文回顧展

展品可以的話請擁有者前往與維護
順將擁有歷史典故做人文敘述告知

感激